

截至2025年8月底,安徽依法登记社会组织44504家。其中,社会团体25707家,民办非企业单位18571家,基金会226家,较“十四五”初期增加1.7万余家,总量居全国第6位
2025皖美绿色食品暨循环农业博览会将于11月初在合肥举办。为做好展会服务保障,安徽省乡村振兴协会正全力推进“金企对接”工作。“我们连续4年开展‘金企对接’工作,累计实现融资额3365亿元,引导金融‘活水’精准滴灌‘三农’领域。”安徽省乡村振兴协会常务副会长朱永东近日向记者表示,协会在这一过程中,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。
安徽省乡村振兴协会现有会员389名。协会聚焦乡村全面振兴,组织动员会员与社会力量通过调研为政府提供决策建议,围绕乡村产业、人才等,推动金融、科技等要素对接。今年10月,该协会与安徽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7家社会组织入围第五次“全国先进社会组织”名单。
截至2025年8月底,安徽依法登记社会组织44504家。其中,社会团体25707家,民办非企业单位18571家,基金会226家,较“十四五”初期增加1.7万余家,总量居全国第6位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全省社会组织活力持续释放,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。
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,全省行业协会商会服务企业会员22万家,其中规上企业5.9万家,年度总收入5.13亿元;举办各类交易会、展览会、博览会、洽谈会700余场次,达成意向金额超80亿元;协助各级政府招商引资落地项目400余个,总投资额超270亿元;形成行业发展研究报告475篇,向政府部门提出意见建议1100余条,参与制定或修改政策法规414件。
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,目前全省科技类社会组织总资产达到5.66亿元,年度总收入2.64亿元、总支出2.53亿元;科技类社会团体个人会员6.96万个,企业会员18945家;科技类基金会共资助科研项目32个,金额3504.66万元。省循环经济研究院、省发展战略研究会分别被认定为省重点智库和省重点培育智库,5家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被认定为“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”。据统计,省级科技类社会组织共吸纳国内外顶尖人才115名,国家级领军人才239名,省级领军人才590名。
在促进稳岗就业方面,2022年以来,全省社会组织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19860个、实际招聘14998个,发布就业见习岗位14749个、实际招录9765个。社会组织开展就业服务活动2681场次,推动8736家会员单位发布招聘岗位8.5万个。(刘良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