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G/5G偽基站,价格、配置、性能参数介绍:
【机型1:便携式背包伪基站】
价格7500usdt。小型便携式单运营商版,包含5个band频。1小时发短信三五千条。
【机型2:车载式2个运营商版】
价格1.3万usdt。包含12个band频。每1小时发短信1万~2万条左右,发射距离1~3公里。
【机型3:车载式2个运营商~高配版】
价格2.3万usdt。包含20个band频。一小时发短信3万~5万条左右,发射距离1~3公里。
【注明:一台伪基站,包含的band频个数越多,发短信的速度越快、效果越满意!】
视频演示:客户反馈,伪基站短信发送平均1小时1.5万条以上!



南化中心小学学生吃饭。
琵琶腿炖萝卜、土豆红烧五花肉、粉条炒包菜、黄瓜海带汤……11月12日,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食堂里,学生们正享受着营养均衡的“两荤一素一汤”午餐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这一温馨场景,正是郧阳区推进“数字食堂”建设、提升校园食品安全与餐饮质量的生动缩影。
近年来,为进一步解决“卫生、安全、可口、营养健康”这一民生问题,郧阳区按照全市统一安排,率先完成“数字食堂”监管平台建设。该平台整合了食材管理、消费管理、财务管理和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四个子系统,通过阳光采购、定制菜单、明厨亮灶等举措,全力打造智慧化、人性化的校园餐饮服务体系。
每周日下午,青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食堂库管员张文平、罗甲武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。他们使用“智能电子秤”对供应商配送的土豆、胡萝卜、西红柿、猪肉等食材逐一严格把关、验收入库,称重后一键拍照,数据实时上传至监管平台,生成电子签收单,全程高效透明。
“以前靠人盯人,现在靠数据说话。”青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崔正玉深有感触地说,如今通过平台下单,数据实时传输至电子秤,验收完成即刻生成电子签收单,形成了集网上平台下单、小程序接单、电子秤一键入库、二维码溯源于一体的全流程闭环管理。有了数字化的采购流程,不仅食材来源清晰可查,通过动态分析库存与需求,学校还能精准制定采购计划,减少食材浪费。

青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吃的校园餐卫生、安全、可口、营养健康。
食材是“校园餐”的源头,只有把好入口关,才能让师生们吃得健康、吃得放心。郧阳区严格执行食品及原材料供应商准入与退出机制,对大宗食材进行统一招标采购,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农业农村局对各级各类学校147家供应商资质进行集中评审,就像一道道“关卡”,杜绝了利益输送,保证采购规范、价格合理。此外,61所中小学校食堂还装上了“智能铠甲”,电子秤、展示大屏等智能设备一应俱全,确保食材来源可查、质量可控。
此外,郧阳区建立“纪委监委+教育部门+职能部门”的协同联动机制,明确各部门职责,对标68项工作任务,多方共建共商共护校园餐。此外加强社会、家长、公众、内部、数字、审计“六个监督”,让食堂管理更规范。
肉末豆腐、土豆烧牛腩、开胃菌鸡蛋汤……在五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食堂,学生们正排队取餐。该校七(2)班学生叶鑫予说:“学校结合学生年龄段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,科学制定并动态优化带量食谱,推出多样化菜品,每餐都吃完了,吃得很舒心。”
为做到尽“膳”尽美,不断提升校园食堂满意度,郧阳区中小学校实施“校委会+班主任+值日教师共食共商共建”机制,赢得社会良好反响。该机制要求,每日用餐时段,校委会成员轮流分片到各年级就餐区,班主任固定陪同本班学生,值日教师负责餐食分发监督与就餐秩序维护,三者共同参与餐前检查、餐中陪伴、餐后反馈全流程。
该区各学校用“数字食堂”监管平台和食材管理系统、消费管理系统、财务管理系统、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系统,从“采购、供货、查验、入库、出库、存储、清洗、加工、食品留样”全流程监管,让后厨操作透明化,并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进行智能监管,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,提升风险预警能力。镇人大代表张天禹在查看胡家营镇初级中学“数字食堂”监管平台时,看到学生入口率达到80.5%时,对学校用心做好校园餐给予充分肯定。
目前,郧阳区61所中小学食堂已实现“数字食堂”全覆盖,各校充分发挥平台各项功能,推进“互联网+营养健康”工程,为师生带来更多幸福,助力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迈向更高的台阶,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。(图/文 曹君华、陆建林、黄循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