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能源局11月24日发布的1至10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10月底,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7.5亿千瓦,同比增长17.3%。其中,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.4亿千瓦,同比增长43.8%;风电装机容量5.9亿千瓦,同比增长21.4%。风光发电装机达17.3亿千瓦。
在“双碳”目标引领下,我国新能源领域持续快速发展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,2025年全年新增发电装机规模超过5亿千瓦,再创历史新高,其中,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规模超过4亿千瓦。2025年底,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到39亿千瓦左右,同比增长16.5%。其中,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有望达到18亿千瓦,占总装机的比重上升至46.5%左右。
根据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,2035年,全国风电、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、力争达到36亿千瓦以上。这意味着,为实现2035年自主贡献目标,未来10年每年还需新增2亿千瓦左右风光装机。
“我国拥有丰富的资源总量、坚实的产业基础、巨大的市场需求,我们有决心、有信心完成2035年自主贡献风光装机目标,但需要付出更多艰辛努力。”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表示,“十五五”时期是开局起步、攻坚克难的关键五年,要在继续大力发展、做大总量的基础上,加快推动新能源“立起来”“靠得住”,实现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平稳发展。
据透露,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扩大新能源供给。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,加快推进“沙戈荒”新能源基地建设。发挥水风光互补优势,积极推动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建设。加大海上风电开发力度,完善顶层设计,加快研究出台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性文件和管理办法,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。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多场景多元化开发。
值得注意的是,集成融合发展将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式。11月以来,相关部门接连发布《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《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《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》等文件,积极推动新能源集成发展,拓展新能源非电利用途径,全面提升新能源消费水平,完善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市场和价格机制,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发展自主性,增强新能源市场竞争力,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。
(责任编辑:刘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