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G/5G偽基站,价格、配置、性能参数介绍:
【机型1:便携式背包伪基站】
价格7500usdt。小型便携式单运营商版,包含5个band频。1小时发短信三五千条。
【机型2:车载式2个运营商版】
价格1.3万usdt。包含12个band频。每1小时发短信1万~2万条左右,发射距离1~3公里。
【机型3:车载式2个运营商~高配版】
价格2.3万usdt。包含20个band频。一小时发短信3万~5万条左右,发射距离1~3公里。
【注明:一台伪基站,包含的band频个数越多,发短信的速度越快、效果越满意!】
视频演示:客户反馈,伪基站短信发送平均1小时1.5万条以上!


10月下旬以来,各地经济运行“三季报”陆续出炉。今年前三季度,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9770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4%。这一增速跑赢了全国GDP增速,比全国平均增速高0.2个百分点。
如何看待5.4%这个增速?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中有哪些亮点和不足?
截至目前,安徽经济总量增速已连续6个季度高于全国,前三季度增速居全国第13位,在长三角和中部均并列第3位。
从整体上看,安徽前三季度经济运行顶住压力、稳中向好,多项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国,优势行业向上态势巩固拓展,重点领域有利因素不断积累,经营主体信心有所增强,质量效益稳步改善,展现出较强经济韧性和活力,可以说是“稳扎稳打”的破局攻坚。
从局部来看,安徽工业经济表现突出,工业增速持续攀升,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.8%,高于全国2.6个百分点,居全国第4位。
2025年只剩下最后两个月。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,锚定全年目标,高度关注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内需动能不足等较为突出问题,把握积极有利因素,下大力气促投资、扩内需、稳外贸,全力奋战四季度,决胜“十四五”的收官之战。
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创近4年新高
工业经济,是安徽经济“三季报”里值得高度关注的亮点。前三季度,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不仅保持了8.8%的增速,居全国第四位,而且从单月增速看,第三季度工业经济也表现不俗,7月、8月、9月分别增长9%、9.1%、10.4%,可以说是一直保持着向上向好的态势。
是什么推高了工业经济的增速?受集成电路等产品需求旺盛支撑,电子信息制造业前三季度增加值增长35.6%,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%。
再看汽车产业,安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连续2个月加快增长,前三季度增长16.3%,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7.9%。汽车产量240.4万辆,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21.6万辆,均保持全国第1位,配套充电桩产量增长39%、轮胎产量增长10.1%。显然,电子信息、汽车等产业规模持续壮大,成为安徽工业运行的“压舱石”。
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趋势明显,新兴动能培育壮大也是显著的特点。前三季度,安徽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.8%,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,占规上工业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5.6%提高到17.3%,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.2%。其中,占比77.1%的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35.1%,工业机器人、锂离子电池、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18.2%、15.2%、14.8%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%,高载能行业占工业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6.7%降至23.2%。
日前,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,安徽省工信厅厅长冯克金宣布:“安徽历史性迈入了‘全国工业大省’行列。”安徽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加速突破,增速保持全国前列,进一步展现了安徽工业经济动能足、结构优的特点,成为跻身全国工业大省的重要支撑。
市场供求关系稳步改善
怎么评价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力?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这“三流”的畅达度是一个关键指标。根据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的分析,从相关数据来看,安徽前三季度市场供求关系稳步改善,经济循环更加畅通,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活跃度有所提升。
首先看外贸,对外贸易再创新高。前三季度,安徽进出口总额增长15.7%,较上半年加快0.5个百分点,高于全国11.7个百分点,居全国第5位、长三角第1位。出口产品向新向优,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9%,占出口额比重提升至72.1%,其中“新三样”、笔记本电脑出口分别增长71.9%、21%。
再看PMI、PPI、CPI三大指标,安徽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50%,5个月后重返景气区间;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(PPI)环比上涨0.1%,年内首次转正;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.3%,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CPI上涨1.9%。
看物流,交通运输业回升向好,前三季度,安徽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6.2%,铁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0.9%,分别较上半年提高1个、0.3个百分点。中欧班列发运量由上半年的下降12.7%转为增长16.3%,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经济运行中“物尽其流”的畅达。
最后从企业效益看,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,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由上半年下降12.4%收窄至前三季度下降4.1%,其中第三季度当季还增长了21.4%。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1.6%,中小微企业增长11.2%,分别高于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2.8个、2.4个百分点,这些都是企业效益向好、经济活力增强的积极信号。
“有基础、有条件”
看到成绩的同时,还必须直视问题。
从供给看,部分行业发展仍有短板;从需求看,内需不足问题仍较突出。以服务业为例,前三季度,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%,比一季度、上半年有所回落。另外,建筑业也承压明显,从基础指标看,在地建筑业产值仍在下降。
投资回升基础仍不牢固,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下拉了全部投资;消费需求不足,大宗实物消费回落较快,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上半年有所回落。
在看到困难挑战的同时,也要看到有利因素在不断积累。
从国内宏观政策来看,国家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,总量政策持续发力,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落地,2026年“两重”、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将提前至四季度下达,有利于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。从国内市场来看,“反内卷”成效逐步显现,供求关系持续改善,经济活跃度持续提升,有利于改善企业盈利状况,增强生产经营信心。
再从安徽省内重点产业和头部企业等方面看,安徽重点产业的优势在持续释放。以汽车产业为例,颇受关注的蔚来ES8、乐道L90、江淮尊界等新车型产能加快爬坡,这些都有利于支撑全年工业较快增长。
“总的来看,持续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有基础、有条件。”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 军表示,为更好发挥工业“压舱石”作用,安徽正制定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若干政策2.0版,推进汽车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。同时,在提振消费上也在今年内推出一系列新举措,优化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,用好消费贴息政策,积极争取国家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,加强商文旅体“票根经济”多业态联动,以释放短期促消费动能。(记者 王弘毅)